在量子力學的領域中,
量子電動力學是描述電磁輻射與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
根據馬克士威方程組,隨著時間變化的電場產生了磁場,反之亦然。
因此,
一個振盪中的電場會產生振盪的磁場,
而一個振盪中的磁場又會產生振盪的電場,
如此連續不斷同相振盪的電場和磁場共同地形成了電磁波。
電磁波不但會展示出波動性質,
也會展示出粒子性質, 粒子由離散能量的波包形成,
這波包又稱為量子,可以被帶電粒子吸收或發射,
而量子在此承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就是「能量的傳輸者」。
自然界其實存在著許多共振電磁波,
舉凡雷電、火山爆發、地震、太陽黑子、電離層…等都會產生自然的電磁波,
地球上生物數十億年來與之共存,自然而然產生了一種互依互賴的巧妙結合,
在某些研究甚至將自然電磁波稱之為繼陽光、空氣、水之後的第四個生命之源。
德國科學家發現自然中存在一種小於10Hz的共振電磁波,
稱之為舒曼共振波,另在埃及金字塔中也意外發現了一種共振頻率,
同樣是小於10Hz的極低頻電磁脈衝,這些頻率與人腦的頻率相當接近,
甚至於對部分身體組織也起了共振效果。
極低頻的電磁脈衝原本就存在自然界,
但在現代都市的鋼筋建築物阻隔下及為數眾多的電器用品產生的高頻電磁波覆蓋下,
人類的居住環境漸漸遺失了這些自然共振頻率。
人對於天然磁場是很敏感的,
例如在晴朗的天氣中,
自然磁場頻率與腦中α波相似,
α波是人在睡眠與安定時出現的波形,
容易讓人感受暢快開朗;而陰天容易出現的δ波,
即使待在屋中不看外面,也常常會有壓抑煩躁的感覺。
在人的聽覺感受上,
不同的腦波型態會影響聲音訊息在腦中不同的解讀,
當鬱悶之時自然的警覺防禦會造成高低頻的保守解讀,
尤其在低頻會產生緊繃感,就如同在小空間放大喇叭,
極低頻無法延伸,同時空間感會大大降低,
缺乏了Hi-End器材追求的空氣感。
然而相反的在放鬆安定之時,
便會覺得音樂水份多了,
低頻輕鬆的延伸入耳,
連帶極高頻的細節也歷歷浮現。
「Telos量子擴散板」所做的事,很單純:就是在創造聆聽環境的仿自然電磁共振波
不同於以往的是,
我們希望的是「純波」的存在,
不衍生出不良的高頻電磁波。
因此設計上使用安全的低電壓直流電源輸入,
但核心卻換相為高電壓低電流,
配合高密度的網型天線,
在高精度;低失真的共振產生器下,
發散出均勻擬自然的純低頻共振波。
加上天然木質外殼,
創造出一種適合Hi-End聆聽環境的裝置,
聽覺感受如同傳統擴散板一般。
不同的是它小巧輕盈的體積,
相較於大量佈置擴散板所需的高額成本,
它,是具有較經濟優勢的存在。